“厦门大学会计学科教师与研究生系列厂别尘颈苍补谤”之八
发布者:gulei 发布时间:2017-05-03 17:20:44 浏览数: 次 [ ]
为了活跃厦门大学会计学科的学术研究氛围,激发既有教师与在校研究生的学术研究热情和积极性,促进教师之间、教师与研究生之间、研究生彼此之间的深入交流、思想碰撞与知识分享,我们组织了由厦门大学会计学科的常任教师、博(硕)士研究生、国际访问学者等作为报告人的系列Seminar。该Seminar将冠以“厦门大学会计学科教师与研究生系列厂别尘颈苍补谤”的总标题,从2017年3月14日起,每周周二下午15:00-17:30举行。该Seminar与已有的“财务、会计厂别尘颈苍补谤”(主要聘请校外与境外的学者担任报告人) 相互补充,以期能够更好地推动厦门大学会计学科的学术发展。
“厦门大学会计学科教师与研究生系列Seminar”之八
题 目:反腐倡廉、业务招待与公司经营绩效
报告人:杨理强 博士研究生
主持人:蔡宁 教授
时 间:2017年5月9日(星期二),15:00-17:30
地 点:厦门大学嘉庚一409室
论文摘要: 本文以2012年末开始的反腐倡廉这一外生事件作为研究背景,探讨反腐倡廉对微观公司的影响。特别地,由于产权性质的差异,业务招待费用在国有公司中可能更多表现为高管腐败的代理问题,在非国有公司中表现为政府(国企)资本投资,因此,反腐倡廉可能对两类公司的业务招待费用以及业绩的影响有所不同。基于此,我们从这个视角出发进行研究。在考虑了样本选择性偏误后,研究发现,(1)反腐倡廉会显着降低国有和非国有公司的业务招待费用,且国有公司下降的幅度更大(或上升的幅度更小)。同时,业务招待费用的下降与消费性现金支出、其他管理费用、销售费用、存货的下降成显着正相关,排除了业务招待费用下降是费用操纵归类的假设。(2)反腐倡廉后,业务招待费用下降公司的经营效率和业绩(包括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)显着改善,表明反腐倡廉将公司管理者的精力更多转移到经营活动中,提高了公司的绩效。(3)对于上述结论,国有公司较之非国有公司变化更为明显,表明国有公司受到反腐倡廉的影响更大,这与钟覃琳等(2016)的研究结论有所不同。最后,本文是首篇在反腐倡廉背景下考察国有和非国有公司“吃喝”费用变化情况的文章,为我国反腐倡廉的政策成效提供了直接的实证依据,具有显着的现实意义。同时,也弥补和拓展了相关文献(钟覃琳等,2016;叶康涛、臧文佼,2016)的研究。